制備七水硫酸鎂新工藝

制備七水硫酸鎂新工藝

制備七水硫酸鎂新工藝       

據了解,鋼鐵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硫總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11%以上,僅次于電力企業。而燒結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鋼鐵企業總排放量的40%-80%。 “十二五”期間,鋼鐵業成為脫硫減排的重點行業。據鋼鐵行業協會調查發現,脫硫裝置采用不同的工藝會對投資和運行費用產生重要的影響。以循環流化床法為例,噸燒結礦增加脫硫成本7.99元(不考慮減排費用);而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噸燒結礦增加成本5.21元。脫硫設施建設投資大、運行成本高致使各鋼鐵企業進行脫硫建設的壓力較大,因此,無論是各級政府、鋼鐵企業,還是專業的脫硫企業都在努力尋找一種既能保證脫硫效果又能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的脫硫工藝。在眾多的脫硫工藝中,濕式氧化鎂法工藝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建設和推廣范圍呈逐漸擴大趨勢。        

我國氧化鎂儲量豐富,使用氧化鎂作為脫硫劑,原料價廉易得、符合我國實際情況。與氨法、雙堿法、鈉堿法等相比,運行費用更低,經濟優勢明顯。鎂法脫硫技術成熟,工藝先進,鎂基脫硫劑對煙氣適應性強,脫硫效率可達99.9%以上,特別適合我國高硫煤煙氣的凈化。與石灰石—石膏法相比,氧化鎂與煙氣中SO2的反應活性大大超過碳酸鈣和氫氧化鈣,傳統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的液氣比多在15左右,使用氧化鎂作為脫硫劑,液氣比可降至2~3左右,能大大節約脫硫水耗和電耗,對于水資源缺乏的地區優勢更明顯。        

鎂法脫硫生成的副產品亞硫酸鎂在空氣中易氧化成硫酸鎂。鎂法脫硫副產物生產硫酸鎂不僅可以收回成本,還可以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通過副產品回收工藝可生產成工業級MgSO4·7H2O,目前市場價格約為600元/噸,經濟價值很高。亞硫酸鎂也可于850℃加熱煅燒分解生成MgO和SO2。分解后的MgO可繼續作為脫硫劑重復利用,生成的高濃度SO2可制硫酸。